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科学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2002年9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庆祝大会。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充分肯定了百年北师大的办学成就,并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面向新世纪,北京师范大学确立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有特色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
  100年前,清末戊戌变法为了“需材孔亟”,开启民智,改变中国屡受列强欺凌的状况,在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京师大学堂设立了师范馆,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和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端。
  100年的文化积淀,100年的开拓进取。在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北京师范大学以对祖国未来和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为核心形成了“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名师名家荟萃、研究实力雄厚、对外交流广泛、教学质量领先,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术研究前沿、文化交流窗口和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摇篮。北京师范大学以辈出的人才和不斐的实力,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学校正在以本—研贯通教育体系培养社会和科学发展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2002年招收本科生2100名,研究生2300名,是我国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毕业生中有50%以上继续攻读本校和国内外重要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其余的毕业生主要进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部门、重点中学等部门工作。
  学科门类齐全、总体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
  人才培养是高校工作的中心,而学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学科实力是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保证。接受高等教育,选好大学重要,选好学科专业更为重要。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形成了学科综合、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新布局。

● 2002年8月,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签署了重点共建北师大的协议,北师大成为继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之后第10个列入国家重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知名高水平大学行列的高校。
  ● 拥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语言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等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 有52个本科专业,9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博士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学科数居全国高校第7位。
  ● 教育部首批授予的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权限的6所大学之一。
  ● 在2001年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教育学、环境科学名列榜首;系统理论是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唯一的重点学科。2003年本科专业排名,中文、教育、心理排全国第一,历史、舞蹈、地理、数学、物理等排全国前位。
  ● 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6个,其中人文科学3个,社会科学6个,理科 6个,工科1个,重点学科总数、重点学科在学校学科中的比例数均居全国前列。重点学科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物理、自然地理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系统理论、环境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民俗学、教育学原理、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文艺学、中国古代史。

名师荟萃、师资力量雄厚
  ● 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名:黄祖洽、王梓坤、孙儒泳、刘伯里、刘若庄、刘昌明、张新时、林学钰、李小文、王永炎。中科院院士数列全国高校第6位。
  ● 资深教授启功、何兹全、赵光贤、陶大镛等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造诣深厚,蜚声学林。
  ● 拥有长江特聘教授8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名,还有近百名优秀中青年学者入选总理基金、百千万工程、跨世纪人才等国家、教育部优秀人才计划。
  ●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3名,居全国高校第6位。
  ● 全校专任教师1200人,其中教授324人、副教授5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3%。在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形势下,我校保证了1:14的适度师生比,远高于全国平均状况,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教育资源丰富、教学质量全国领先
  北京师范大学所拥有的一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已经受到学术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肯定。
  ● 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奖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居全国高校第4位;北京市教学成果评奖43项,获奖总数仅次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 有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
  ● 有87个科研及基础教学实验室、11个语言实验室,25个可供学生学习用的计算机房。
  ● 数字化大学初见成效,校园网已通入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作为全国教育中心馆之一的学校图书馆馆内藏书290万册,数字图书馆已将全校师生与互联网资源紧紧地连为一体。

研究实力雄厚、学术地位显著提高
  ● 在教育部建设的全国101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有6个建在北师大,列全国高校第4位。
  ● 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专业实验室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
  ● 拥有教育部唯一的高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还有教育部工程中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
  ● 在研“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纵向项目140多项,其中作为首席科学者主持的“973”项目3项,居全国第5位。
  ● 1999年获国家级奖励62项,总数居当年全国高校排名第2位。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2001年SCI论文收录281篇,列全国高校前列。
  ● 文科科研经费列全国高校第七位;理科科研经费近亿元。

对外交流广泛、在国际上享有重要影响
  ● 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海外大学及一批国际组织建立了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 每年派出教师和学生近千人。
  ● 每年在校长短期外国留学生近2000人,留学生数稳居全国高校前4名。
  ● 每年有200多名外国专家在校内任教、讲学。
  ● 学生参加国际竞赛、互换学习的机会日益增多。

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定位
  ● 学校办学目标是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有特色的世界知名大学,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创造性的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的科研与技术人员、高校教师、管理与经营者、艺术与体育工作者、重点中学教师为目标。
  ● 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并重, 2002年录取本科生2100名,研究生2300名;2003年计划招收本科生2100人,研究生3000余人。本科生的培养重点之一是为其研究生教育打下坚实基础,保证6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进入本校、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深造。
  实行宽口径培养,扩大学生对专业的自主选择权
  ● 主要采取按院系招生,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今年在教育学院、心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学院、中文系、历史系、数学系、化学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等院系按学科门类招生,前期打通培养,之后学生可在学科内选择专业方向,增强对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如心理科学可选择基础心理、心理咨询与辅导、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等不同方向;资源与环境科学可选择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开发与地价评估等不同方向;信息科学与技术可选择计算机、电子学、教育技术等不同方向。
  ● 创办大文科、大理科实验班。“实验班”学生进校不分专业修读学校公共课程和开放式的学科课程,第一学年末在学校各学科内双向选择一级学科,第二学年末在学科内双向选择专业方向。
  ● 全校学生均可以在一年级末期提出专业二次选择申请,经转入院系考核后为优秀生提供专业转换的机会。
  本—研教育统筹设计的“4+x”人才培养模式
  ● 1999年推出“4+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本科三年级后期开始分流培养,为本校学生升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提供培养规格上移、多样化的发展平台。
  ● “4+3”模式为本硕贯通培养模式,旨在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与技术人才;“4+2”为高层次研究型教师教育模式;“4+0”模式为希望在本科学习后即进入社会各行业就业的学生提供机会。

双学位—辅修制度
  ● 在校本科生在进行本专业学习的同时可以修读跨学科专业的学士学位。学校在社会普遍关注的专业,如计算机、英语、汉语言文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开设了专门的双学位/辅修课程,其它专业可随主修专业完成辅修-双学位课程。
  ● 修满双学位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可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双学士学位证书;未修满双学位计划但修读了辅修课程规定的学分,可获北京师范大学辅修专业毕业证书;本科学习期间未修完双学位学分,但继续在本校就读研究生者,仍可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继续修读并取得双学士学位证书。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国高校中教学科研水平高、在国内同类学科中能起骨干带头作用的学科点。基地班学生多数将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 中文、历史学科是1994年设立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通过国家验收评估,均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
  ●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心理学是1996年设立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数量居全国高校第3位。
  ● 2002年被批准建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适应生命科学世纪所需要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级人才。
  ● 国家为基地每年投入建设经费,学校还有相应的配套经费。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基地班,施行导师制,开设由教授主讲的基地班课程,基地班奖学金获奖者的比例高于非基地学生,学习期间享有与研究生相同的图书资料借阅、教学设备使用等条件。

巩固和加强教师教育的优势和特色
  ● 2001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成立,标志着北师大开始实施与国际通行的建立在强大学科优势基础上的“大学+师范”的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模式。
  ● 就读各专业的学生可通过三种方式接受教师教育:选修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参加教育学双学位--辅修课程;选择4+2人才培养模式。
  ●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重点为“4+2”模式,在6年内完成本科学士学位课程后,在教育学院进行教师专门化培养并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研究型教师的要求。试点工作已从98级在物理系、中文系进行,目前试点单位有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资源与环境系和生命科学学院。

拓展学生发展机会,加强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
  ● 2002年本科生免试推荐攻读北师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研究生的比例达到 22 %,同时有部分优秀生直接推荐在北师大本—博连读。
  ● 2002年开始设立“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每年为本科生设立科学研究项目,目前单项最高资助额达1.7万元。
  ● 积极开展跨学科专业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试点。允许部分成绩优秀、特长突出的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之后,双向选择感兴趣的学科与研究方向,提早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的学习与训练。
  ● 为优秀本科生设立高级研修课程并开放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设立学生科研类附加学分,并加大科研训练学分在推荐免试研究生成绩中所占比重。
  学生奖励、资助
  ● 奖励、资助项目众多,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立自强
  我校设立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16项,除由学校设立的优秀学生奖和专业奖学金、竞赛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奖外,还有各种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的奖学金,如十佳大学生、励耘、宝钢、联想等奖学金。每年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比例超过30%。设立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唐氏奖学金、曾宪梓奖学金等15项。学校设立勤工助学管理中心,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促进学生自强自立。同时学生可以享受政策性补贴,每人每月可得到生活费60元,师范专业学生还将获得师范专业奖学金。
  ● 助学贷款,为经济困难学生解决求学后顾之忧
  学生入学后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按用途分为学费贷款和生活费贷款。学费贷款用于借款人向所在学校支付学费;生活费贷款用于借款人日常基本生活费用的开支;学费及生活费贷款总额每年不超过6000元。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国工商银行发放、国家财政给予50%贴息的贷款,适用于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学生。贷款申请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具有永久居留身份证、所在学校及其院系的详细地址;所在学校发放的学籍证明文件、学习期间所需学杂费、生活费以及与学习有关的费用证明、贷款介绍人提供的贷款申请表或相关证明;提供贷款要求的学习、品德证明,无不良信用记录,新生可以按照入学考试成绩和原学校所做的鉴定为依据;县区级以上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贷款银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国家助学贷款要在本科生毕业后后四年内还清。继续攻读研究生及第二学士学位的,经贷款银行批准,在读期间贷款期限可相应延长,贷款本息在研究生及第二学士学位毕业后四年内还清。还款时间最迟在毕业后第一年开始。学生所借贷款本息应当在毕业后4年内还清。
  在国家助学贷款基础上,我校另设立“北京师范大学奖励贷款”。奖励贷款是一项免息贷款,提供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资助;在我校正式注册的已经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可一次性获得奖励贷款3000元;奖励贷款偿还期限为学生毕业离校前。申请校内奖励贷款的学生在校期间取得较好成绩,符合奖励贷款章程中规定的免还减还条件的,可以免还或减还此项贷款。
  
  我校珠海校区面向全国招生3270人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北京师范大学下属办学机构。创建北师大珠海校区,是北师大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现新世纪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2000年以来,在“资源国有,学校举办、市场运作、全新模式”建校方针的指导下,一座现代化的、优美的大学校园已经在美丽的南国花园城市——珠海落成。目前,北师大珠海校区拥有一流的环境,完善的设施和高水平的服务,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空间。2002年,珠海校区在广东省已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000余人,2003年在12个院系,14个专业(近30个专业方向)面向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招收计划内本科生共3270人。(详见珠海校区招生专版) 咨询电话:0756-6126126

就学环境
  校园文化
  ● 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园文化活动呈现学术性、创新性、多样性等特点。
  校团委以“学术节、文化节、体育节、艺术节、创业节”为依托,争创品牌学生活动。“太阳杯”足球联赛、校园服饰大赛、校园歌手大赛、“一二·九”合唱比赛等都已经成为同学们热情参与的精品活动。由校团委承办的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专场文艺晚会,得到了领导和校友的一致好评。校团委指导或领导的学生组织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除受校团委指导的学生会、研究生会之外,校团委直接领导的学生团体还有有社团联合会(包括50多个各类社团)、大学生艺术团、“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等。
  学生会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学生自治组织,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其举办的“女生节”、“留学生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都深受同学们的喜爱。研究生会举办的科技学术活动等也是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重头戏。社团联合会有团体会员50多个,学生社员4000多人。很多社团都有自己的特色活动,如心理学社发起设立“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并举办系列活动、PRED社团组织的环保系列活动等。
  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大学生戏剧团(北国剧社)、大学生合唱团、大学生舞蹈团、大学生军乐团、大学生曲艺团、民乐队等,还承办北京大学生戏剧团。以我校北国剧社为主体的北京市大学生戏剧团得到北京人艺、青艺艺术家的指导,排演的《周君恩来》、《爱的牺牲》在社会上及高校中享有盛誉。大学生合唱团在2001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比赛中,获得全国优胜奖(最高奖),2001年四月在中山音乐堂举行公演,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大学生舞蹈团在2001年海口全国大学生舞蹈比赛中,获得多个大奖。在1999年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中,我校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荣获三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奖牌总数列北京市高校第二名。艺术团每年面向全国应届毕业生招收部分高水平艺术特长生,他们为推动我校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历次大学生学术和科技竞赛活动中成绩斐然。
  1999年我校取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论文和科技作品比赛全国第四名,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第六名、荣获一项全国金奖的好成绩。2000年,我校荣获第三届中国大学生电脑网络大赛6项优秀奖,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一项银奖,二项铜奖。2002年,我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一项金奖、一项银奖,位居北京高校第三。
  我校坚持以社会实践为熔炉,锻炼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连续八年被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团中央等评为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我校的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国内高校首批成立的志愿者组织之一,开创的“民工学校”和“志愿讲解员”成为响誉全国的品牌项目,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志愿者集体”和“北京市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

图书馆
  图书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始于1902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图书室,历史悠久,馆藏丰富。现有馆舍建筑面积23800平方米。馆藏书刊总量290余万册,电子图书5万余册,网络及光盘数据库数百种,音像资料5000余种。规模和馆藏总量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居于前列。
  馆藏特色鲜明,精品荟萃。藏有清末以来政府及各地有关教育事业的法规、文件、图表、报告等,可为研究我国教育史及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资料。古籍线装书藏量3万余种37万余册,其中馆藏善本3280余种;尤以地方志类和丛书类书为特色,其中省志82种、府志186种、州志215种、县志1800余种,丛书古籍1300余种。版本最早的为南宋刻本,另有元、明刻本,丽江府罗春的金泥写经本《大乘妙法莲花经》更属艺术珍品。馆藏羊皮封面装帧西文图书为18—19世纪乃至更早的西文古籍。
  引进中外文数据库资源、网络多媒体资源、网络版光盘等多种资源。其特点是:以教育、心理学科为收藏重点;以学术性较强的国际出版公司为引进重点;兼顾文、理共同发展,注重数据库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从2001年起,通过联合开发、引进和试用等方式,在校园网开通了电子图书服务项目。这些电子图书基本覆盖了我校现有的学科范围,在校园网上可以免费使用引进数据库,可以检索、浏览全部电子图书。
  引进安装了最新技术的国际商业化软件——以色列EX—Libris公司的Aleph500图书馆大型集成管理系统软件,读者可以通过任何一台连接Internet的计算机访问图书馆主页,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公共检索系统”,查找图书目录。

食宿条件
  ● 舒适优雅、安全方便、安居乐学的住宿环境
  学生公寓全面实行物业化管理。新生报到无需自己携带被褥,学生宿舍管理中心统一为新生代订床上用品,并设有大洗衣房,定期为学生免费清洗。
  清新典雅的公寓大厅设有方便学生休闲与学习的报刊架、桌椅及英语角等。楼内水房设有投币洗衣机或自动洗衣机,有专人管理。
  每间宿舍内配有电视、电话、电扇以及功能齐全的配套家具。宽带网络线已经通至学生宿舍。
  ● 品种丰富,质优价廉的学生餐饮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餐饮服务中心是专门为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饮食服务的部门。中心下设六个食堂,五个餐厅,为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饮食服务。
  学生食堂有就餐面积四千余平米,环境清洁、桌椅齐备,可供近两千人同时进餐。全天候提供卫生、即时、方便、快捷、多品种的风味炒菜及地方特色食品。还有专为伊斯兰教少数民族师生提供专门饮食服务的清真食堂。

院、系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人数 学制 学费 授予学士学位门类 备注 中国语言文学系 汉语言文学(含编辑出版学方向)
  050101 170 四年 4800 文学 文
  历史学(含中国历史与文化、
  历史学系 世界历史与文化、文物保护与 060101 70 四年 4800 历史学 文
  博物馆管理方向)
  哲学 010101 17 四年 4800 哲学 文理兼收 哲学系 思想政治教育 030404 30 四年 4800 教育学 文 社会工作 030302 15 四年 4800 法学
  法律系 法学 030101 55 四年 4800 法学 文
  经济学 020101 30 四年 4800 经济学
  工商管理 110201 30 四年 4800 管理学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102 45 四年 5000 经济学
  金融学 020104 55 四年 5000 经济学 文理兼收
  会计学 110203 20 四年 4800 管理学
  电子商务 110209w 20 四年 4800 管理学
  教育学院 教育学(含教育管理、 040101 90 四年 4800 教育学 文理兼收、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方向)
  英语 050201 100 四年 4800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日语(零起点) 050207 19 四年 4800 文学 文理兼收
  俄语 050202 10 四年 4800 文学 影视学(含数字媒体方向) 050423w 47 四年 10000 文学
  音乐学 050401 25 四年 10000 文学 艺术类 艺术与传媒学院 舞蹈学(含舞蹈编导方向)
  050409 30 四年 10000 文学 文理兼收 美术学(含书法方向) 050406 20 四年 10000 文学
  艺术设计 050408 10 四年 10000 文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含基础数学、
  数学系 应用数学、信息处理与计算机
  科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保 070101 140 四年 4800 理学 理 险精算方向)
  物理学系 物理学 070201 90 四年 4800 理学 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材料物理 071301 20 四年 4800 理学 理
  化学系 化学 070301 127 四年 4800 理学 理
  天文学系 天文学 070501 20 四年 4800 理学 理
  信息科学技术(含电子信息
  信息科学学院 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计 071206w 200 四年 5400 理学 理
  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 070405w 100 四年 5400 理学 理
  (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方向)
  心理学院 心理学(含基础心理、心理咨询与 071501 60 四年 4800 理学 理
  辅导、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方向)
  资源环境科学(含地理学、地理
  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信息管理、城 071403w 75 四年 4800 理学 理
  市开发与地价评估方向)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工程 081001 22 四年 4800 工学 理 管理科学(含系统理论方向) 110101 28 四年 4800 管理学 理
  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0102 50 四年 4800 管理学 理
  人力资源管理 110215 50 四年 4800 管理学 文理兼收 体育教育 040201 40 四年 4800 教育学 文理兼收 体育与运动学院 体育经济 020113w 20 四年 4800 经济学 文理兼收 运动训练 040202* 30 四年 4800 教育学 文理兼收 文科实验班 0015 60 四年 ※5400 待定 文理兼收
  理科实验班 00700 60 四年 ※5400 待定 理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这里聚集着近百名优秀教师,既有老一辈的学术大师,又有一大批站在各个学科前沿的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学者。教授39名,博士生导师34名,师资力量极为雄厚。
  现有民俗学和文艺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民俗典籍文字”和“文艺学”两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3个硕士点、8个博士点,数量居全国高校中文系之首;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首批全国仅有的两个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之一,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为本科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越的学习条件:①按照“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贯通培养的思想设计本科培养方案,一些优秀本科生直接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两年以后再择优提前攻读博士学位。②从每年级学生中选拔30名品学兼优者组成“基地班”,享受优厚的奖学金,并配备专门的图书阅览室以及多位中青年教授担任导师。③率先试点“4+X”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有更多的选择机会。④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实验班”委托中文系管理,历史、哲学、经济等院系共建,学生可获得专项奖学金并在两年后在全校各专业中选择专业方向,保送研究生比例高于其它专业。
  实行宽口径招生。前两学年进行通识教育,不分专业。后两学年再实施分流培养。
  设汉语言文学和编辑出版学两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性强、知识密度大、前沿性实用性突出,分为汉语学、语言学理论、文学史、文学理论、通论五大类。编辑出版学专业以传授和训练学生在现代编辑、出版、发行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知识、理论与能力为核心,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功底,掌握现代编辑手段的高级编辑出版人才。
  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留学,余下的也深受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部门、党政军机关、大专院校、重点中学的欢迎,签订就业合同率达100%。历届毕业生均得到接收单位的广泛好评。 咨询电话:010-62207993

历史学系
  历史学系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整齐。既有老一辈学术大师,又有一批居各学科前沿的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19名,教授21名,副教授20名。
  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居全国高校历史学科前列,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是最早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是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有5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设有文物博物馆。
  本着“弘扬传统文化,关注现代社会,积极对外开拓”的理念,制定全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从2003年起,按“历史学”专业统一招生。经过2年左右宽口径基础课程学习,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相关规定选择专业方向。
  专业基础课主要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理论、史学史、文物考古学通论、史学名著选读、历史地理学、史料学、古汉语等。
  学生可选择的专业方向主要有:
  中国历史与文化主要培养具备全面系统的历史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历史学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人才,以及胜任党政机关、新闻出版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课程有:断代史、专门史(含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宗教史、民族史等)、历史文献学、汉学导论、方志学等。
  世界历史与文化主要培养具备世界历史与文化的全面系统知识,能在学术研究、文化教育、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和新闻出版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课程有:国别史、地区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社会史、文化史、国际关系史、环境史、国际政治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关系学、文化人类学、专业英语和第二外语(主要有日语、俄语、德语、法语)等。除有关语言课程外,部分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采用双语授课。
  文物保护与博物馆管理主要培养具备文物鉴定与欣赏、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能力,胜任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课程有: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保管宣教与经营管理、文物保护与修复、文物分论与鉴赏(含陶瓷、青铜、玉石、玺印、钱币、家具、书画、建筑)、珠宝鉴赏、物质文化史、中国书法史与书法实践、古文字学、中国美术史、美学等。
  近年来,5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或考取了研究生,其余到各类学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党政机关、企业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教育软件开发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咨询电话:010-62208357;010-62207995;010-62206085

哲学系
  哲学系拥有国家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学科1个,3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设有《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和“社会数据调查实验室”,教授15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11人。
  哲学系设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
  哲学专业培养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社和教育等领域从事管理、研究、理论宣传以及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每年该专业毕业生不仅就业层次较高,而且多为一次分配到位。主要课程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法理学、美学、宗教学、自然科学概论、中国文学、中国历史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曾被誉为“干部的摇篮”,培养能在中等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学、党政机关以及社区工作等领域从事教学、管理、理论研究与宣传和社区实际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随着我国教师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的上升,近几年本专业均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毕业生受到全国各地师范院校和重点中学的青睐。主要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逻辑学、法学、美学、管理学、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学科教学论等。本专业授法学或教育学学位。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是实用性和专门性人才。其服务方向,一是面向社会,为各级政府的劳动人事部门,民政部门,政府社会保障、社会福利部门,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培养社会政策、行政管理的研究和实际工作者;二是面向学校,为教育机构、学校以及社会工作进行教育管理,开展学生工作的学校社会工作者。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研究、社会保障、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高年级阶段安排相当比例的社会实践课。咨询电话:62207792

法律系
  法律系创建于2002年,它的前身是哲学系法学专业。法律系的创建,得到了学校的全面扶植和重点支持。法律系现有法律本科生教育,计划2003年建立法学硕士生专业,目前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涌现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专家学者。
  法律系注重教师队伍教学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目前正全力以赴引进高素质的法学人才,全面整合我校现有相关学科的资源,构建法学各主干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在全国法学界有着重要影响的、群星璀璨的法学教学科研群体。同时,法律系也特别注重与司法部门的密切联系,通过向司法部门提供理论研究基地、与其合作研究项目等方式,畅通法学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需要的交融渠道,推进我校法学在司法决策、运作部门的知名度。法律系坚持开放型的办学模式,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力求构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法律系。
  法学专业计划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利用我校学科整体优势,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具备扎实法律专业基础,同时又具有外语专长或计算机专长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法律系的毕业生不仅可以胜任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而且能够从事律师、公证、企事业单位法律服务、法学教育、科研等工作。法律系是北师大最年轻的系,是中国政法院系的后起之秀。到目前为止,已有3届毕业生,历届毕业生就业层次高,倍受用人单位的器重。
  法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中国法制史、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经济法学、商法总论、知识产权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合同法、公司法、金融法、房地产法、会计法、保险法、犯罪法、法律文书写作、仲裁与公正、法医学等。咨询电话:010-62205232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下设5个系:经济系、工商管理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系和会计系;(目前共有6个本科生专业,8个硕士生专业和3个博士生专业;)教学和科研力量雄厚,有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一批有成就的教授和副教授。
  经济专业的毕业生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具体专业有:
  经济学专业培养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经济管理、以及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市场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发展经济学、财政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和统计学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和合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以及教学工作的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有: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投资、国际税收、统计学和专业外语等。
  金融学专业培养能够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从事金融管理和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金融学、货币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学、投资银行学、保险学、投资学、金融市场、金融工程学、企业融资学和会计学等。
  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具体专业有: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能在中资和合资企业、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以及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策划、调研、咨询以及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会计学、统计学、广告学、税收概论和电子商务等。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熟悉中外电子商务理论、法律与技术,以及电子商务运行规则和经营情况,能够在各类企业、金融机构从事业务管理、策划、调研、咨询以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法律、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安全管理、计算机网络、网络营销、基于WEB的程序设计、网络银行、广告学、多媒体应用技术、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网上客户服务系统、高级网络技术、程序设计等。
  会计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理论基础,较强的会计工作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金融证券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和单位从事实际会计工作或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统计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会计软件应用、税法与税务会计、外汇业务会计、金融证券会计、会计准则比较、资产评估、税收概论等。
  为培养国际型经济和管理人才,部分在读本科生有机会公费或自费短期出国学习进修;并有一定数量的外国留学生随班攻修本科或研究生课程。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计划和机会。
  毕业生有着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就业前景。学院每年招收经济专业和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近百人。学院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和出国留学深造比例逐年递增,其余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企业、金融机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研究机构。学院的优秀毕业生能够免试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电话:010-62207847, Email:[email protected]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是培养国家高级教育学术人才学府,也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教育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来最具特色的学科,历史悠久,教学和研究力量雄厚,是在全国最早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点,最早设立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最早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授权的单位。学院现有教育学系、课程与教学系、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学前教育系和特殊教育系5个系,其中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教育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比较教育研究中心,1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北京市教师教育基地及北京基础教育研究院;有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和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等若干研究机构。全院正、副教授近70人,其中约一半具有博士学位。
  教育学院已经建立了多层次、多种类、高规格的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4个本科专业可授予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及学位授予权覆盖教育学全部二级学科10个专业方向;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6个专业方向招收博士生。现在学院每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超过本科生招生人数,5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能通过选拔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参加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多数进入各级各类机构的教育教学管理岗位和重点学校或幼儿园。
  民族复兴在于教育,教育创新需要一大批掌握教育理论,具有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育人才。本着改革与创新的理念,教育学院文理科考生兼收,各专业以一级学科“教育学”招生,经过2年基础课程学习后再由学生按学院规定选择专业。教育学院新的本科生教学方案强调拓宽基础,并按不同的专业和方向进行课程组合,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使本院学生成为具有学习热情、创造活力和竞争实力的新一代教育科学专业人才。
  专业基础课主要有: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德育原理、教学论、人体解剖生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科研方法等。
  学生可以选择的专业主要有:
  教育学专业培养掌握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熟悉中外教育发展历史、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的教育学专门人才。为了配合国家课程改革与学校教学改革的步伐,本专业从2002年起强化设置“课程与教学”等方向的课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有:教学设计原理、课程开发与设计、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法学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培养目标是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论基础、教育管理和决策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管理人员、师资和研究人员等。专业核心课程有: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管理学、学校管理概论、教育发展战略、组织行为学等。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备全面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强的教育心理科学素养,能在各种儿童教育机构、教育行政与科研部门、广播电视和图书出版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师资培训部门等从事儿童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课程有: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管理学、学前卫生学、比较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游戏论、学前教育的研究与进展等。
  特殊教育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与心理学科基础、精湛的特殊教育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他们可以在国家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和相关研究部门从事特殊儿童教育、训练、康复服务及研究工作。专业核心课程有:特殊教育导论、特殊教育医学基础、特殊儿童心理发展、儿童行为管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学习困难儿童教育、比较特殊教育等。 咨询电话:010-62208004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拥有90年发展的历史,曾有不少知名人士执教于此。众多文化名人之后及大批归国华侨都曾先后在此就读或任教,形成了多种文化交融、开放宽容的独有氛围。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包括英、日、俄三个系,有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2个博士点, 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3个硕士点。现有教授16名,副教授50名,外籍教师9名,其中多名教授、副教授承担教育部或全国外语教学研究、文学或语言学研究机构的职务。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师在结构主义研究、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俄罗斯文学研究等方面著述颇丰。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专业人才。学生要掌握较全面、扎实的外语基本技能、较系统的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在听、说、读、写、译诸方面有很强的实际运用能力;对对象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文学、语言和语言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趋势有基本了解,毕业后能够在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外事、经贸、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等工作。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毕业生的走向有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英语考研录取比率为36.5%,日语56%),出国留学,受聘于国家机关、新闻机构、国企外企、省市重点中学等。咨询电话:010-62207678

艺术与传媒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具有多学科综合实力背景,以人文艺术培育为重心,注重文化水准、理论素养和专业技巧为特点,培养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的新型艺术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大专院校及其他教育部门的艺术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有关艺术团体从事创作、制作、宣传、管理等工作。
  艺术与传媒学院现有影视传媒、音乐、美术与书法、舞蹈四个系,是全国千余所高校中包含二级艺术门类最为全面的艺术系科。2002年在全国几百所艺术院系整体质量排行中名列前茅。
  艺术与传媒学院现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担任全国各艺术学科学术机构重要职务、学术评委20余项。新建的艺术大楼内,有包括演播厅、小剧场在内的各种艺术专用硬件设施,具备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各种条件。
  艺术与传媒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连续主办10届极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电影节”和4届全国大学生录像作品竞赛;每年举办30余次大型演出、展览和高层艺术学术研讨。与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建立学术交流关系。
  影视传媒系影视学专业旨在培养高文化素质、坚实影视理论基础并具备一定的影视制作和制作能力的艺术人才。2003年招收本科生32名(含统招10名)。
  影视学专业方向培养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高水准的影视专业素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影制作部门、影视传媒机构、企事业宣传单位、高等院校从事数字化媒体操作与研究、教学工作的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高级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今年招收本科生15名(含统招5名)。
  音乐系音乐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一专多能、艺术实践与教学实践能力俱强的优秀人才。今年招收25名本科生。
  美术学专业书法方向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功底和艺术素质、既有书学理论又有创作能力的高级书法人才。该专业招收本科生10名。
  美术学专业美术方向培养理论深厚、绘画功底扎实的艺术人才。今年在全国招收本科生10名。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基本功扎实具有创造性的设计人才。该专业招收本科生10名。
  舞蹈学专业培养集舞蹈理论、舞蹈教学、舞蹈表演和舞蹈编导于一体的舞蹈艺术综合人才。该专业招收本科生30名。
  我院今年在长沙、重庆、杭州、青岛和北京设立考试点,我们真诚欢迎符合国家有关报考规定的青年学子前来我院深造,施展才华!咨询电话:010-62209248

数学系
  数学系成立于1915年,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是优秀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毕业生50%左右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留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100%。
  数学系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个博士点, 6个硕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的概率论研究集体是国家 “创新研究群体”。现有1名中科院院士,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共有教授27名,副教授23名。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取得一批国内、国际上有影响的科研和教学成果,承担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奖励。数学系拥有设备先进的、网络化的“数学实验室”、学术报告厅、计算机房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系资料室藏有丰富的中外文专业图书期刊。
  数学系实行数学一级学科和统计学一级学科宽口径招生,前两年不分专业方向,学习共同基础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几何、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偏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概率统计等,然后选修下述专业或方向课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掌握数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掌握数学教育的基本规律,能在大学、著名重点中学、科研和经济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与开发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包括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众多方向,主要专业基础课有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拓扑学、数学模型、数学软件等;本专业还设有信息处理与计算科学方向,培养能在信息、工程计算、数学软件开发等高科技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的专门人才。主要专业基础课有数据结构、Matlab与数值计算、智能计算、现代控制系统、模糊控制与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等。
  统计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良好的数学素养和熟练的数据处理能力,受到科研与应用训练,能在科研、教育、金融、保险、医学、管理等部门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保险精算方向。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有统计学基础、概率测度、多元统计分析、应用随机过程、统计计算、时间序列分析、抽样调查、利息理论、保险精算等。
  数学系的学生以其过硬的素质、坚实的基础和出色的能力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我们热烈欢迎所有有志于从事数学研究或教育;愿意提高自己的数学修养,以便更好地参与经济竞争,迎接高科技挑战的优秀人员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咨询电话:010-62207763

物理学系
  物理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高等学校中最早单独设立物理系的学校之一。张贻惠、吴有训、赵忠尧、汪德昭、周培源、张宗燧等著名物理学家曾先后在物理系任教。物理系培养出的多位毕业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49年以来物理系共培养了1万多名各类毕业生,其中本科生5300余名、研究生近700名。物理系现有教授 17人、副教授34人。物理系现在是物理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5个博士点(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物理学科”是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物理学系是首批试行4+X培养模式的院系之一。4+X人才培养旨在通过提供选择和分流培养,构建出高层次、高质量、多元化,强调个性和综合发展的培养模式。选择4+2模式的学生,在完成四年本科专业学习之后,通过适当的筛选,进入教育硕士阶段学习二年,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成为专业基础扎实、高素质、研究型的中学教学骨干和管理人才。选择4+3模式的学生,在完成四年本科专业学习之后,成绩优秀直接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选择4+5模式的学生,在完成四年本科专业学习之后,成绩优秀者直接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实行“硕-博连读”。
  物理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物理学专业课程外,还学习电子电路和大量的计算机以及外语课程(目前毕业生英语六级通过率已达56%)。近年来,物理系调整了学科方向,注重对诸如应用光学、新材料科学、生物物理、经济物理、计算物理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应用、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近三年,物理系本科毕业生就读研究生的比例逐年增加,2000年47%,2001年52%,2002年63%,其余到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高等院校、重点中学等部门从事研究、技术开发、管理和教学工作。咨询电话:010-62208030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成分、分子或原子结构、微观与宏观组织及加工制造工艺和性能之间关系的学问。材料、能源、信息被称为现代技术的三大支柱。新材料是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材料科学正以非常迅猛的速度在国内外蓬勃发展,急需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材料物理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物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材料物理专业的方向有: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材料表面改性,信息材料,纳米材料,材料的分析测试技术,材料的微观结构设计和计算机模拟。
  材料物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基础主干课程有:计算机、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数理方法、理论物理、化学原理、固体物理、物理化学,电工电子学等,专业主干课程有: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分析测试方法、材料制备基础等,方向课有半导体物理、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材料表面改性、功能材料、材料设计等。为了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部分课程采用外语原版教材和双语授课。
  材料物理专业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在导师指导下学习专业和方向选修课程,参加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本专业实行开门办学方针,积极与科学院和北京市属科研院所、公司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8人,讲师25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4人。以名誉所长,中科院院士黄祖洽先生为首的高水平教学队伍将承担材料物理专业主干课程的讲授任务。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物理系共建国家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除材料物理专业本科外,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还设有四个博士点、五个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已有300多名毕业生,到相关的科研设计单位、高等院校、国有民营及三资企业、部队、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近年来,有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考上研究生和出国深造。优秀毕业生可直接保送为研究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是国内最早开展离子注入材料改性和材料表面界面物理研究的单位之一。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攀登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高水平的研究课题100多项,年科研经费已突破千万元,有40余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的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发明金奖,获得国内外专利20余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00余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是材料表面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重点实验室和国内外的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联系和交流,每年接待数十名国内外学者来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和讲学,学术空气浓厚,形成了一个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新型人才的理想环境。
  材料物理专业除享受北师大为本科生设立的各种奖学金之外,还专为本专业设有"桑普电器奖学金",由北京桑普电器有限公司资助材料物理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1000元,三等奖500元。每年有近二分之一的学生可以获得各种奖学金。
  学校和系还将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条件、发放助学金、争取银行贷款等,使一切有志于通过勤奋学习来报效祖国的学子们顺利完成四年的学习任务。电话:010-62207345,传真:010-62231765

天文系
  天文系是1960年我国北方成立的第一个天文系。本科设天文学专业,分三个方向(天体物理、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光电探测技术),都可授予硕士学位;天体物理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代天文学以高科技为特征,天文系设近代天体物理实验室、综合天文实验室、天文观测中心和多波段天文数据中心;天文系光电探测研究室与物理系、低能所光学专业联合成立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系内拥有专门的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为适应高级天文人才的需求,国家天文台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设立了天文研究基地。天文系现有含3名院士(兼职)、7名教授,8名副教授的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且与国家天文台、高能所、空间所、国家地震局等科研单位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为本科生提供研究型学习的条件,天文系已成为教学、科研中心;同时与国际有密切联系。
  天文学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和天文学知识,掌握天文观测和处理的技术,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从事天文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和软件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天文系的课程有5类:(1)物理类:普通物理及其实验、理论物理;(2)数学类;(3)天文类:基础天文学、实测天体物理、理论天体物理、相对论天体物理、球面天文、天体力学和射电天文学等;(4)计算机类:算法、计算方法、数据处理、软件操作与多媒体等。(5)技术类:光电探测技术,GPS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学生在校期间结合专业方向进行天文台观测实习和科研能力训练,完成毕业论文。
  我们每年的毕业生有50-60%考上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其余到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国防部门、天文科普和教学单位工作。除此而外,我们还为IT行业、科技出版业、 新技术产业和科研管理部门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咨询电话:010-62207832

化学系
  是我国高校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物理化学(含量子化学)、无机化学(含放射与辐射化学)和有机化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教学论也可以授予硕士学位。所设的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化学系实行系所合一的体制,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化学系具有学科分布合理、富有特色的教学和科研体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和科研队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刘若庄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刘伯里教授),博士生导师18名,教授24名,副教授27名。
  化学系设化学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水平化学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大学数学B、基础物理B及实验、计算机应用基础、化学原理、基础无机化学、化学分析、基础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中级有机化学、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中级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环境化学、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合成实验、化学综合实验与设计实验等。
  优秀毕业生可免试直接进入硕士或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每届有40%以上的毕业生能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留学。其余的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高新技术企业、重点中学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开发和管理等工作。咨询电话:010-62207838

信息科学学院
  是专门培养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学科基地。是北师大“十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学院。
  信息科学学院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一贯秉承创新、合作、高效、求实的精神,积极贯彻通识教育和宽口径培养的新思路,并为学生提供第二年进行具体专业方向选择的机会,保证学生不仅具有宽泛、扎实的知识基础,而且能够根据个人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
  该学院下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系、教育技术学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要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方面的专门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系设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硕士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将牢固掌握电子信息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基础,胜任有关电子信息、通信、信号处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毕业生的去向为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就职于研究机构、公司、企业、军队及大专院校。
  教育技术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技术学系拥有数名国内一流的博导、教授和专家。并拥有教育技术学硕士点和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有: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计算机教育应用、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管理。学生将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并系统学习利用各种技术与资源促进人类学习的理论与方法。毕业生除多数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外,主要在各类教育部门、教育产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设计、开发、评价、管理、培训和学科教学等工作。
  计算机系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两个硕士点。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在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基础上,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各种训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毕业生除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外,在各个部门中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研制、技术开发和计算机管理等工作。
  信息科学学院与许多国外一流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通过交换学生和共同培养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参与国际合作和留学海外的机会。
  信息科学学院的本科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的专业竞赛(数学建模和电子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本科毕业生近50%通过保送和国家考试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咨询电话:010-62207943

生命科学学院
  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学科研力量雄厚,设有3个系:生命科学系、生物技术系、生物化学系,3个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生态学研究所、生物医学研究所,3个重点实验室:细胞增殖与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基因工程药物与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由北京师范大学等9家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而成的高等学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也挂靠生命科学学院。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细胞生物学、生态学,一个北京市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有5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生命科学学院师资队伍力量强大,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1名,博士导师14名。学院的“生物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按“生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招生,以宽口径模式培养,主要课程有:生物化学、植物生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生化大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学野外实习。经过2年半的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生物科学或生物技术2个专业方向中选择模块式的选修课程。
  生物科学方向主要培养高水平的生命科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主要专业方向课程有:生物信息学、分子遗传学、病毒学、免疫学、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信号转导、发育生物学、植物生殖生物学、种子植物分类学、鸟类学、昆虫学、动物行为学、进化生物学、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生物学教学论、教育实习等,这些课程构成了宏观生物学、微观生物学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课程模块。
  生物技术方向为生物技术企业、公司、研究单位及有关管理部门培养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人才,主要专业方向课程有: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植物生物技术学、生物技术大实验、生物技术制药、免疫学、细胞与组织培养等。
  优秀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就可以通过申请学校的“本科生研究创新项目”得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近年来,毕业生中一半以上在国内外攻读研究生学位,其余的学生进入科研、高科技企业、重点中学、新闻与出版、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约50%的学生可以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被中国科学院或重点大学录取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一些乐于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可以选择“4+2”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免试推荐后进入我校教育学院学习2年后成为有硕士学位的高水平、高层次基础教育生物学教师。咨询电话:010-62209898

心理学院
  是中国高校成立的第一个心理学院,下设心理学系、发展心理研究所、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心理测量与评价研究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研究所。心理学院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学术梯队整齐,综合实力居全国之首,并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力,有十几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国际和国内的各种专业机构或协会中担任重要职务。心理学院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教育部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内最先进、最完善的基础教学实验室,具备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条件。
  心理学院按照心理学一级学科统一招生,入学后进行宽口径培养,学生经过两年左右的学习,可分流到基础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3个专业方向。基础心理学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心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心理咨询与辅导方向旨在培养能在教育、医疗、党政机关、心理咨询与辅导等机构从事教学、咨询与辅导等服务性工作的专业人才。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方向旨在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市场调查等机构从事人事选拔、培训、考核和激励体系设计等工作的心理学专业人才。
  三个方向共同开设的基础课程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临床心理学导论、心理咨询导论等。基础心理学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智能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导论、认知神经科学导论、心理实验技术、生理心理实验、心理测量实验等。心理咨询与辅导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人际关系心理学、心理咨询实习与督导、健康心理学、行为矫正、家庭治疗方法、心理辅导活动设计等。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导论、环境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生涯规划与辅导等。
  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约有50%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留学,其余则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综合医院、广告公司、市场研究等部门工作。咨询电话:010-62208187

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培养掌握地球科学知识,能够从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教育、规划与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名师荟萃、教育体系完整:本系有百年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现有教师45人。其中: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授14人、副教授17人、讲师10人。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6个。目前,每年招收80名本科生,80余名硕士生及20名博士生。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高等学校自然地理重点学科。
  科研渗透、人才成长环境优越:近5年来,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总经费达3500余万元。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多个先进、完善的基础教学实验室,成为用计算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化技术武装起来的地理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教学、科研基地,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
  宽口径招生、学生发展自主性强:按资源环境科学门类实行宽口径招生,学生在进行两年基础课程的共同培养后,可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的需求选择专业。主要有四个专业及方向:地理科学专业旨在培养优秀地理科学研究和高层次研究型地理教育人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在科研部门、学校、党政机关、企业单位从事资源与环境研究、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旨在培养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管理、软件开发等行业的专门人才。城市开发与地价评估方向旨在培养与城市建设与土地管理相关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
  模块化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学校公共课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构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学生完成四年学业后,可选择“4+X”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或深造。
  深造为主、就业领域广阔:每年大约有28%的毕业生保送研究生,50%以上的毕业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留学,其余的在学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公司等单位从事教学、资源环境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房地产开发、保险、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咨询电话:010-62207657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是我国从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科学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拥有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设有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点,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拥有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一批高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2名。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研究和教学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设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广泛的环境科学知识、较强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能从事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调试及运行管理,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进行流域治理技术与方案研究,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研究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专门人才开发。
  主要课程有工程基础、力学、计算机技术及绘图、环境工程学与设计、环境生物技术、污染监测与分析、环境管理规划、流域污染治理等,各门课程都包括实践和实验内容。
  毕业生50% 以上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留学,其余则可到政府环境管理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学校、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环保企业等部门工作,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为鼓励本科生努力学习,献身环保事业,除学校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外,我系特设立了院士奖学金,最高额度为每年2000元。
  联系电话:010-62202989

管理学院
  于2001年7月重组,整合我校各类管理学科的力量,以适应培养现代管理人才的需要。院长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博士生导师蒋正华教授。我院师资力量雄厚,95%的教师拥有硕士、博士学位,高级职称占70%,还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下设4个系:系统科学系、信息技术与管理系、公共管理系、企业管理系,2个研究所: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战略与城市规划研究所。拥有全国唯一的系统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也是该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首批全国仅有的两个系统科学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国家首批MPA专业承办点,设有博士授予权专业2个、硕士授予权专业7个。
  管理学院有三个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数理背景、能够将现代经济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运用于定量分析和决策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旨在培养以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理论为基础,实现信息的利用与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心理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英语技能,精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技术的高级人才。
  管理科学专业实行本硕连读,毕业后可获得系统理论或系统分析与集成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位。学生也可以选择四年后提前毕业,或考取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可获得管理科学专业学士学位。
  四个专业共同开设的基础课程主要有:大学数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基础等。管理科学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优化方法、运筹学、系统工程、金融学、组织行为学、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和各种计算机类课程。为本硕连读的学生在硕士阶段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统计物理、泛函分析、随机过程和数理经济学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管理概论、信息组织、信息经济学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企业战略管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与沟通技能、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国际金融管理、股票与证券管理等。
  近年毕业生有50%左右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或出国留学,其余则在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学校、政府机关、广告咨询公司等部门工作,就业前景看好。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热诚欢迎有志于在管理领域发现自我的学子报考。
  咨询电话:010-62209147(院办)010-62207876(管理科学); 010-62205387(信息管理、人力资源)

体育与运动学院
  于2002年7月在原体育系、公体部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执委、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名誉主席何振梁教授任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毛振明教授任院长。
  体育与运动学院是教育部所属的“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6人,并设置三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体育经济和运动训练。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体育学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扎实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体育科研、教学、管理和咨询能力,能够很好地胜任体育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型高级体育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学校体育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保健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田径、球类、体操、武术、艺术体操等运动技术类课程。理论类选修课程有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比较体育学、体育产业学、体育市场营销、体育统计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运动技术类选修课有游泳、羽毛球、网球、现代舞蹈、健美健身运动、棒垒球、橄榄球、散打等。
  该专业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参加高考并参加各省、市、自治区组织的体育加试。
  体育经济专业培养目标: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体育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体育的知识面较宽,能够在综合经济部门、体育管理部门、体育俱乐部、体育产业营销部门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工作,以及在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体育经济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体育经济学、市场经济学、会计学、国际金融理论、体育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体育产业学、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教育训练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运动学等。
  该专业毕业生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报考体育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参加高考,不参加体育加试。
  运动训练学专业培养目标:具备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技能,能够在专业运动队、各类体育院校、普通高等院校运动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各级体育俱乐部、业余体育学校等单位从事运动训练、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奥林匹克运动、体育专业运动基本理论与方法、社会体育学等。
  该专业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报考运动训练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二级运动员资格并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单独文化课考试。
  咨询电话:010-62207842,010-62208038


  录取原则:
  1、接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第二志愿高分考生(提前批省除外),招生计划控制在所在省市自治区同类计划总数的5~10%以内,分数级差为40分以上,在考生保证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按照实考分数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2、高考成绩总分相等或相当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和教育部规定政策照顾加分的考生。
  3、进档考生按实考分数和专业志愿顺序安排专业。
  4、体检专业限报要求详见按照教育部《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制定的《北京师范大学招生体检实施细则》。
  5、参加自主招生选拔(经中学推荐,北师大专家组测试认定)的考生和已经签订协议的艺术特长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市、自治区)重点批控制分数线可予录取。
  6、对已经签订协议的体育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高考成绩达到当地同批次控制分数线以下200分以内者,可录取为预科生,在当地同批次录取分数线以下50分以内者,可录取为本科生。
  7、录取时,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除体育教育专业外无男女生比例限制(体育教育专业男女生比例为3:1)。

  校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电话:010-62207962
  网址:http://www.bnu.edu.cn/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