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在填报志愿时要考虑未来就业前景  

2.当前高校体制改革对毕业生就业影响

3.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范围的规定

4.高校的不同隶属关系对将来的就业有何影响

5.大学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前景

6.各学科主要专业,培养方向及就业方向

7.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

8.下个世纪初的热门专业

9.一些新问世的专业

10.京、沪、深三市人才需求状况

11.携笔从戎实现报国梦想

 

 

  首页>>高考指南>>就业前景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

  (一)医药专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 “药品质量、品种、数量和医疗技术、医疗条件”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从行业整体发展的趋势来看,以高科技开发为依托的医学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将始终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医药行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前景、可分医科与药科分别来看。
  目前药科类:(调整后共分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三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普遍看好,总体上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毕业生的大户。虽然我国在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以及大型医疗器械的开发,制造等方面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国家制药业的准入制度比较严格,受国际竞争的影响不会很大。制药业对人才辈出的需求是稳中有升。另外,医药的贸易、经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也会增加。
  社会对医科类毕业生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其中,临床医学类(调整后的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四个专业)人才依然走俏;基础医学类与护理学类与护理学类专业就业不太理想;法医学的社会需求量有限;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从理论上讲很有前途,但从近几年就业状况看,却十分困难。
(二)地矿专业
  地矿行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矿行业经过一些改革,经过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已走出低谷,并处于积极向上的攀升阶段。近几年地矿系统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很大,增设了不少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对纯地质类专业进行了大力压缩。同时,地矿系统院校与地方共建、联合办学的较多,坚持面向地方、面向社会、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方针,拓展了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每年地方上吸收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另外,石油、化工、铁道、冶金、水利电力、武警部队等待业部门也需吸收大量地矿系统毕业生,每年到各地方单位、外部委就业的占到毕业生总量的70%左右。地矿行业各地厅(局)面向市场,因地制宜,组建公司,发展多种经营,这需要一批市场次地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不过,从总体上讲,地质类、矿业类社会需求量较小,需要广开就业渠道。
(三)水利专业
  水利系统院校毕业生就业也不大理想。不过,水利建设的重要性正日渐为人们所认识。我国是一个水利资源的国家,但利用率只有5%,潜力极大。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已进行建设,雅鲁江水利资源开发也开始启动。1998年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再次提醒人们水利建设工程的重要性。目前国家对水利建设十分重视,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水利事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好看。
  具体到水利行业的毕业生就业,可谓情况不一,喜悦参半。水利系统院校的专业设置也比较广泛,各专业冷热不均。随着三峡工程等一批大的水利工程的上马,水利类专业及与其相关联的一些专业的需求明显增加。同时,水利与电力、一环保等部门的联系统工程比较紧密,有很多人到系统外就业。
(四)能源、交通专业
  我国对能源、交通待业的发展一直非常重视。在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能源、交通行业占了很大比例。能源行业,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艰苦行业,各大煤矿矿、油田、气田需要大量人才,是吸纳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渠道。毕业生也只有到广阔的基层,才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五)建筑专业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而目前我国建筑业专业技术干部所占比例很小,尤其中高级技术人才十分缺乏,亟需补充。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建筑类9土建类0人才就业看好,社会需求量在各学科类别中一直名列前几位,尤其是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受欢迎。
(六)外语专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应该说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前几年外语类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体就业形势又不太理想,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其中,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较大,师范学校的外语毕业生的就业较为容易,甚至不少外语院校的毕业生也去抢师范生的饭碗。
  非师范类外语专业中,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小语种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如东欧和亚非的一些语种,除韩(朝)语、阿拉伯语基本持平外,就业都较为困难。目前,教育部对这些小语种的招生进行了控制。
(七)电子信息类专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有“朝阳产业”之称,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电子信息产业的长足发展,直接推动了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刚刚起步,方兴未艾,“人才饱和”、“走下坡路”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特别是在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移动通信,电子消费品生产方面,以及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网络通信、网络保密研究、可视电话、图像传输、军事通信等领域,人才需求量很大。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数年之后将持续走俏市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争夺的要点。
  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需求相对较小,电子信息行业院校文科、管理类毕业生就业同样存在一定困难,人才需求层次较高,专科和中专生的就业压力较大。
(八)农、林类专业
  这几年,随着总体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农林类毕业生的就业也越来越困难。一方面是农业生产第一线急需科技人才,另一方面是农业、林业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这种矛盾现象说明农林类毕业生就业潜力很大,也说明目前的农业发展和农林毕业生就业中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解决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在于深入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一批产供销一条龙、农业贸易一体化的农业经济实体。农村城镇和乡镇的企业需要大量人才,农林类毕业生应充分挖掘乡镇企业的就业潜力。此外,农林类毕业生还有另一条广阔的就业之路,那就是到农村基层自办实业。
  在农林类各专业中,社会需求量大小不一。从过去情况看,需求较多的有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含在新专业目录的“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中)、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道路与桥梁、园林、林产化工等专业;需求量较小的有农学、桑学、茶学、值物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学、园艺。此外,一些农林院校办的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也较为困难。
  近些年来,一方面由于农业院校收费较低,有一些优惠照顾政策;另一方面,国家对农业高度重视,学校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专业结构,拓宽办学层次,这些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人们轻视农业的观念正在逐步转变,农业院校招生和就业状况都有所回升。
(九)应用文科类专业
  近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理工科的社会需求量很大,毕业生就业相对容易,而文科,尤其是应用文科(图书馆、档案、公关)文秘、新闻出版等人才找工作确实比较困难。目前应用文科类各专业基本上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这与一些专业,尤其是新闻、文秘专业的设置过多有关。但是对应用文科人才就业前景分析、不应仅仅着眼于毕业生就业市场,更重要的是社会人才市场。
  各地人才市场的信息表明,新闻、出版、广告、文秘公关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就业领域宽广,社会需求量是很大的。随着新闻出版业,以及影视,电台,出版社的迅猛发展,新闻传媒业的繁荣与扩最需要的就是大量专业人才。但是,很多新闻机构不愿接收应没有工作经验的届华业生。大多数毕业生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这是改革发展的必然。公关文秘、广告宣传策划、美术设计、影视制作等方面人才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就要求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要只是死学书本;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把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多参与社会实践,“实战演习”,提高技能,积累经验。
(十)外贸专业
  近些年,外贸专业已远不如前几年热门。外贸专业的学生甚至不得不面对就业难的现实。原因有三:一是随着外贸毕业生的迅速增加,外贸行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已经由过去的供不应求逐渐趋于饱和状态,毕业生再想挤进外贸单位难度就越来越大了。二是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使我国对外贸易遇到了严重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外贸经济的不景气,外贸企业人员也要减员增效,毕业生进外贸行业就业难度自然会更大。三是外贸人才培养的盲目膨胀。
  从总的趋势来看,鉴于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扭转,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我国要摆脱对外贸易的困境也需要付出较大努力,现有的外贸人才趋于饱和等多种因素,外贸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估计将要持续多年。具体能持续几年,还要看上述诸因素好转的快慢。
  但是,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经引起国家和有关学校的重视,随着专业结构调整,招生规模的控制,外贸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是可以得到缓解直至消除的。
(十一)政法类专业
  政法类专业就业压力相对较小。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老百姓法制观念的进一步加强,对法律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也会有较大的增加。
  有人预言,律师将成为21世纪我国最紧缺的职业之一。而目前,我国律师与总人口的比例,不仅比不上西方发达的国家,即使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无法比。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处于深化阶段,企业的改组、兼并、资产重组,以及中小企业的大量涌现,会增加大量的法律事务,必然增加对律师的需求。
  具体到政法类毕业生的就业,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的社会需求量较多的,而环境法、劳动改造法、司法管理、犯罪学的社会需求较少。政法类学生毕业并不都去当律师,其就业主渠道是公、检、法系统,或从事立法、教育及研究工作。近年国家和地方机关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公务员招考将大幅压缩,这对政法类毕业生就业将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中国政法大学近年来统分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接近90%,主要是面向政法部门,也有一部分到企业和事业单位。毕业研究生的去向主要是党政司法机关和在北京的高校科研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了满足广大理科生的愿望和要求,中国政法大学对理科考生敞开了大门,实行文理兼收的招生政策,深受考生及其家长的欢迎。
(十二)机械专业
  尽管近几年机械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但由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机械类大部分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仍属“热销”人才(原机械类16个专业调整后合并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个专业)。人们预测,机械类人才今后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
  铸造、热加工专业(现并入调整后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由于条件相对艰苦,一直是学生报考和择业的冷门。
  从机械行业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进一步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虽然目前机械行业境况不佳,但经过国有企业的改革,经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力资源的配置优化,一旦跟上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步伐,定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经济效益也会回升。
(十三)金融专业
  这两年金融专业在人才市场上反应平淡,与这几年金融专业过多过滥有很大关系。此外,传统的银行业务正在逐步收缩,随着金融业务科技化、电子化程度的提高,需要的人员越来越少。银行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大大下降。
  与传统银行业务收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资银行业的蓬勃发展(投资银行是相对商业银行的)。中外金融界人士一致认为,未来十年是中国投资银行业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大批专门人才。
  金融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如熟悉各种金融、经济法规,熟练操作电脑和运用先进的通讯传输手段,思维敏捷,善于策划,富有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而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上,新型的金融专业人才十分缺乏,高校培养出来的金融、财经类毕业生大多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其竞争力不强,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从学历层次看,除传统金融业务的一些基层单位外,专科生基本上没有什么市场;本科生在人才市场上所占份额会逐步缩小;硕士、博士生和MBA(工商管理硕士)备受用人单位青睐。
(十四)师范专业
  近年来,同不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出供不应求且经年不衰的可喜局面。这是因为我国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教育人才本来就比较缺乏。而目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更是给师范毕业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市场。再者,教师作为光荣而又稳定的职业,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大学毕业生的青睐,随着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生活待遇的不断改善,教师职业正在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
  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主要有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需求相对差一些的专业主要有俄语、生物学、地理学、幼儿教育、教育管理、经济管理、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学等专业。当然,这种需求形势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师范院校中还会有所不同。
  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就业不太理想。毕业生在选报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时,应审慎从事。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主办 / 清华大学开发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版权所有 2000年

EMail : [email protected]